2021年7月6日,宁夏中卫市政府举办了压砂地退耕生态修复的相关推进会,这意味着硒砂瓜的种植将迎来一次大规模的转型。而早在今年2月25日,《关于红寺堡区范围内硒砂瓜地退出种植的通告》就震惊了不少瓜农,该通告明确指出:自2021年起,红寺堡范围内硒砂瓜地全部予以退出,不再种植;并规定广大种植农户一律不得擅自种植,如若强行种植破坏植被将依法予以处罚或追究其刑事责任。硒砂瓜的主要种植地就在宁夏,过去一直都是宁夏中卫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如今突然宣布禁种,不得不说令人震惊!硒砂瓜这几年在市场上可是非常火爆的,用红极一时来形容也不夸张。到了夏季的时候,很多的超市、水果店里,总是能看到成堆的硒砂瓜。不少人在购买西瓜的时候,还会特意点名购买这种西瓜。哪怕它的价格偏高一些,依然很多人会毫不犹豫就购买了。硒砂瓜也叫“戈壁西瓜”,只因它是生长在戈壁石头山上的一种西瓜。由于这是当地的农民通过多年的摸索出来的一种旱地压砂种瓜的方法,因此也被称之为“石头缝里长出来的西瓜”。硒砂瓜可谓是宁夏特色水果,汁水多、糖度高、富含维生素。硒砂瓜采用的是西北地区独创的旱作模式,在裸露的沙地上人为铺上一层10~15分公分厚的碎石砂砾。砂砾作为优良的覆盖材料,能够有效阻挡强光照射,减少土壤的水分蒸发,保水作用显著,同时还能起到增温、保墒的效果。这里的生长环境虽然恶劣,但是所种植出来的西瓜却也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是早晚的温差大,就算是在七、八月份这里的最高温差可达十五六度,所以种出来的西瓜甜度更高,味道甜如蜜。在当地,有很多人称硒砂瓜是“早穿皮袄午披纱,晚上围着火炉吃西瓜”。也正因为如此,大面积的压砂地往往被用来种植西瓜,一年只种一茬。硒砂瓜在每年4月中旬定植,每亩可栽800-1000株,7月中旬陆续上市,亩产可达3000-5000斤,经济效益颇为显著。2018年中卫市硒砂瓜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2020年中卫市的硒砂瓜种植面积69.7万亩,每年营收超过25亿元。硒砂瓜在如此恶劣环境的独特种植方法,再加上本身的优势很突出,而且当地近些年的宣传,让硒砂瓜得以一炮而红。原来,宁夏的硒砂瓜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棘手的问题。在过去,很多瓜田都采用连续耕作的方式,导致压砂地肥力急剧下降,土质退化严重,病虫害也越来越猖獗。在对宁夏香山地区的砂田及撂荒砂田进行研究时,专家发现种植硒砂瓜会导致砂石含量升高,有机质、全氮的含量在种植5年之后便会显著下降。第一,硒砂瓜的种植离不开砂石颗粒的覆盖,而有些沙地却缺少天然的砂石,无法直接种植硒砂瓜。为了改造更多的压砂地,很多农民大肆垦殖、采挖砂石,破坏了山区地貌和地表植被。由于新沙地比老化沙地的西瓜产量更高,因此农民都倾向于在新沙地上投放更多的瓜苗,进一步加剧了新沙地的土壤老化进程。第二,硒砂瓜是一种耗水量很大的农作物,而宁夏中部地区气候干燥,仅凭天然降雨量难以满足用水需求。为保证生产,硒砂瓜的整个生长期还需要额外补灌3次。当地农户为了解决硒砂瓜的用水问题,大多采用人工机井进行补灌,灌溉面积呈扩大态势,地下水受到威胁。补灌用水额度超标,水资源严重浪费,这些现象都不利于地下水的可持续利用以及当地的生态发展。最后一点是种植硒砂瓜不能连茬,基本上种植一季,明年就要再换一个地方种植,不然不仅种植的硒砂瓜产量低,同时品质也会大打折扣。所以如果不限制种植范围和规模,随着越来越多的地方种植硒砂瓜,那对当地的生态是一种非常巨大的破坏。不过,决定出来后也引发了激烈的争论,有人赞同有人反对。而反对的人则认为,可以通过其它方式保护生态,但没必要将已经开垦好的砂地禁掉。不管怎么说,按照当前的形势来看,硒砂瓜的前景不太乐观,要想持续发展,必须要进行转型。现在8月份,已经到了硒砂瓜上市的中后期了,明年市场上或许将不会出现宁夏硒砂瓜。虽然说硒砂瓜被禁种有点惋惜,但是为了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我们不得不这样做。在西瓜退出当地市场之后,将会种植金银花和沙棘等经济作物,这两种经济作物同样能够有效缓解西北地区的风沙,并且不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